--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红海湾经济开发区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教育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在粤招生高校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广东新高考改革 近半专业选科不设限 把选择权交给考生
2019-10-12 09:43 来源: 南方日报网络版 发布机构:红海湾开发区 【字体:   打印

不久前,《2021年在粤招生本科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公布,对于刚刚升入高二的广东首届新高考生来说,这份厚达900多页、涉及2.5万多个专业的文件,是两年后考上理想大学的“秘籍”。

广东新高考“3+1+2”选考科目方案与大学专业招生要求直接对应。据不完全统计,所有在粤招生高校,接近一半的专业对选科不设限。每个专业对应的科目要求也都一一明确,高中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提早规划学业,做足准备。

新高考让考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空间,事实上也让大学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据悉,新高考正在倒逼高校对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更加注重学生和市场需求,打造“王牌”专业,突出学校特色。

选科要求▶▷

46%专业不设限

广东新高考“3+1+2”选科方案中,“3”是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在高校招生环节,每一个专业或招生大类都可以对“1+2”科目进行设置。

根据《2021年在粤招生本科高校选考科目要求》进行不完全统计发现,全国在粤招生的25366个本科专业中有约46%对“1+2”选科没有任何限制,给足考生选择权。例如,清华大学建筑类、设计学类等以往偏向理科生的招生类别,全部不设限制;大批原来文理兼招的专业,例如管理类等,大部分高校也全部放开由考生选择。

改革后没有了“大文大理”的区分,“1”限制为历史科目的专业仅2.4%,但对“1”明确为物理的本科专业却占到了47.19%,换句话说,高校理工类专业普遍对物理基础知识有要求。在首选科目确定为物理后,对“2”不提科目要求的专业占到34%。

总的来看,有明显学科属性的专业会明确选考科目,还有一些高校热门专业,为提高选拔效率设置一定门槛,例如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必须要求“物化生”三门科目成绩。

“我们多所高校达成共识,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高校除有明显学科偏向的专业外,尽可能放宽科目组合。”华南师范大学招考处负责人表示。

改革影响▶▷

或催生高校格局新一轮洗牌

“新高考着实增加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传导到二级学院,倒逼专业加快内涵式发展。”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招办主任郭磊直言。

对专业重视度提升,可能改变高校现有实力格局。不少高校规划部门正在谋划:哪些王牌专业拿得出手要集中发展,哪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要纳入“退出机制”;而专业负责人也开始紧张:专业是否能适应社会需求,如何打造品牌特色。

“按新高考招录趋势,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可能因实力悬殊,录取分数会有较大的分差,生源差距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马忞说,因此学校加紧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做调整,同时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专业,还计划扩大“大类招生”占比,调整相同学科体系内专业的教学计划。

事实上,“大类招生”正在成为基础教育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后,牵动高等教育改革、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举措。在省外,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两年纷纷实行“大类招生”,采用宽口径招生培养。

高校应对▶▷

更主动介入高中生学业规划

江苏与广东同属于全国第三批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南京大学学工处副处长、本科招办主任李浩表示,不少高校已经在新高考中主动作为,对中学生学涯规划提前指导,成为吸纳生源、供需对接的重要一步。

“作为人才接续培养跨段的接收方,高校在高中生学涯规划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主动寻求和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连接点、双赢平衡点,建立常态化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李浩说,南京大学自去年开始,与江苏省淮阴中学、震泽中学、常熟中学等共建创造力发展及学涯规划课程,定期开展相关活动。面向高中的学涯和生涯师资培训课程也将很快推出。

在省内,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招生就业办主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冰介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在2017年开始提前介入高中生学业规划,通过与生源中学开展公益活动,推动生涯规划名师讲座、大学生科技社团进中学,邀请生源地中学来学校参观交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党政机关

Copyright  2010-2018  www.hh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党政办公室
电话:0660-3438968   地址:广东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行政中心办公楼四楼
粤ICP备12035035号  网站标识码:4415000007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07号  网站地图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