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2021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根据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88.04亿元,同比增长12.7%,比全国、全省分别高4.6个和4.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6%,经济整体运行整体稳中趋优、进中提质,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在全省前列。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5.08亿元,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98.96亿元,增长16.8%,两年平均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14.00亿元,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长7.4%。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实现较快增长。
与上年相比,三次产业比重从上年的14.1:37.0:48.9调整为13.6:38.7:47.7。第二产业占比上升,服务业取得较好发展。
1、农业生产喜获丰收。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91.89亿元,增长14.3%,增速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0.0%。其中,牧业实现产值39.39亿元,增长56.7%,增速比上年提高56.3个百分点。从主要农产品产量看,肉类总产量10.40万吨,增长40.9%,增速比上年提高41.1个百分点;生猪出栏量89.60万头,增长71.6%,增速比上年提高73.2个百分点。
2、工业生产速度加快。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1.45亿元,增长21.5%,增速比上年提高18.9%,两年平均增长11.7%。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是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增长的直接因素,重工业增长29.9%,快于轻工业16.9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989.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6.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9%,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1.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3%,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8.1%。从现代产业看,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2%,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1.7个百分点,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9.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4%,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0%。从用电需求看,全社会用电量74.92亿千瓦时,增长13.6%;其中工业用电量26.53亿千瓦时,增长17.7%。
3、服务业稳定增长。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92.01亿元,增长9.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47.6%。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6.27亿元,增长13.7%,其中,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6.10亿元,增长22.9%。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含快递)34.20亿元,增长29.6%。货物运输稳步增长,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30.98亿吨公里,增长52.0%;公路货运量3651.6万吨,增长62.1%。
(二)动力转换速度加快,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1、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5.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7.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9%。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势较好,工业投资增长27.4%,比全部投资快10.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7.4%,比全部投资快20.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19.6%。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65.23万平方米,增长24.0%,两年平均增长27.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53.16亿元,增长16.1%,两年平均增长20.7%。
2、市场销售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30亿元,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3.9%。按经营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5.37亿元,增长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1.92亿元,增长10.4%。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60.62亿元,增长27.3%;商品零售416.68亿元,增长7.4%。基本生活消费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饮料类、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5.1%、20.1%、18.9%和13.4%。
3、进出口及利用外资快速增长。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03.24亿元,增长19.8%,增速比上年提高18.1%,两年平均增长10.4%。其中,出口112.17亿元,增长26.2%,增速比上年提高24.7%,两年平均增长13.2%;进口91.07亿元,增长12.8%,增速比上年提高11.0%,两年平均增长7.2%。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3.16亿元,增长91.5%,增速比上年提高162.0%。
(三)金融支持达预期目标,运行质量和效益提升。
1、金融信贷业保持稳定。20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57.07亿元(数据不含深汕合作区数据,增速为可比口径,下同),增长0.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28.54亿元,增长10.9%。本外币贷款余额819.04亿元,增长20.5%。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325.16亿元,增长28.2%。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64.7%,对实体经济贷款持续快速增长。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0.69%,比前年下降了0.19个百分点。
2、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77亿元,增长14.7%,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5%;其中税收收入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0.13亿元,增长5.1%,两年平均增长0.2%。其中,民生类支出保持稳定,社会保障和就业、交通运输、教育、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5.8%、2.7%、2.5%和-5.83%。
(四)民生事业成效显著,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1、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21年全市各项就业指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 55106 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2117 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157.5%、132.3%;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8.0%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管理归零;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34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8 %,比上年末下降0.05 个百分点。
2、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21年,汕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23元,增长12.3%,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82元,增长10.8%,增速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5元,增长12.1%,增速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66,比上年缩小0.02。
3、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2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下降0.3%,衣着类下降0.9%,居住类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8%,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3%,医疗保健类上涨3.1%,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2%。
(五)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多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和周边前列。
1、各县区经济增速差距缩小。2021年各区县经济增速增长均两位数以上,各地区经济增速差距缩小,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的是:陆丰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8.52亿元,增长13.9%;海丰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6.14亿元,增长13.5%;红海湾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76亿元,增长13.7%;华侨管理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7亿元,增长13.6%;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全市的是: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8.48亿元,增长10.7%;陆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77亿元,增长10.9%。
2、“三驾马车”成绩表现优异。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与珠海、韶关并列全省第10位;外贸出口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10.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居粤东五市前列。从粤东地区看,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均居粤东五市(汕头市、梅州市、汕尾市、潮州市、揭阳市)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增速则位居第2位。
3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基础不牢固。一是部分龙头企业产值下滑。2021年,部分龙头企业受国内市场需求减弱影响,年末订单有所下滑,产值下降。二是停产企业影响较大,2021年在库的停产10家企业,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2.0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经济效益不佳,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81亿元,下降59.5%,降幅比上年同期(-24.3%)扩大35.2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39.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73%,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19.2%;全市2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41家,亏损面达16.0%。四是规模企业较少。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数全省最少。
(二)固定资产持续增长力度不强。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41.95亿元,增长6.2%,增速比上年下降28.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410.61亿元,增长37.4%,增速比上年下降19.5个百分点。在汕尾工业投资中,工业技改投资56.65亿元,下降25.2%,降幅比三季度扩大10.4个百分点。从项目个数看,截至12月底共有工业技改项目122个,比上年同期减少93个,减少率达43.3%。2021年全市制造业投资178.51亿元,下降3.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2.3个百分点,落后于全市工业投资31.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6.6%,比上年同期降低15.0个百分点,且占比呈现逐月下降态势。
(三)房地产销售市场放缓。2021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虽然保持增长,但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及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放缓,增速比2020年下降28.6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1706.35万平方米,增长4.4%,比上年增速回落34.4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66.82万平方米,下降4.4%,比上年增速回落49.5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65.23万平方米,增长24.0%,比上年增速回落7.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253.16亿元,增长16.1%,比上年回落9.5个百分点。
(四)市场消费需求逐月减少。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虽然保持稳步增长(增长9.6%),但增速逐月下滑,特别是住宿餐饮业仍处深度下降区域,影响尤为巨大,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及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下降44.2、19.7、10.2和13.5、9.5、4.9个百分点,疫情对社会消费的影响依然存在。
(五)金融业低速运行。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057.07亿元,增长0.5%,比上年下降6.6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在全省排倒数第一位。在存款余额中,机关团体存款下降4.4%,非金融企业存款下降13.8%,财政性存款下降52.2%,是拉低全市存款余额增长的主要原因。
(六)“四上企业”数量少、质地弱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四上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数据来源。2021年,全市共有“四上”企业910家,全年共新增“四上”企业180家,退库37家,异地迁入2家,净增145家。“四上”企业数量在全省各地级以上市中最少,仅占全省比重0.6%左右,支撑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2022年经济形势分析及预判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经济发展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从宏观经济环境看,进入防疫常态化以后,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发展措施作用明显,成效显著,全年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2022年经济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2年中央将继续采用积极财政政策促使经济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加大刺激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长的政策力度,增加“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财政支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要牢牢把握好“双区”“两个合作区”建设和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大契机,坚定不移实施“东承西接”战略,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
从我市经济层面看,农业生产虽然经历2021年干旱灾害,但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着力优化农业结构,全力以赴做好“米袋子”、“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全市农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抗灾能力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因此,通过继续优化种植结构,稳步发展特色产业,预计2022年农业产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工业生产由于2021年基数太高,且一些重点企业缺少新的增长点,预计2022工业生产增速将有所回落。房地产业受银行按揭收紧和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担忧等因素的影响,且本市内购房者观望情绪明显,购房积极性普遍不高,再加上深圳等地的偶发性新冠疫情影响,房地产业低迷将成为明年经济最大的隐患。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方面,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方面,由于随着城市经济的稳步发展,城乡居民预计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若没有突然性的增收因素出现,预计农村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增速将继续快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性收入。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继续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稳定肉类生产和市场供应。要积极组织开展灾害防御措施,强化中后期生产管理,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增收。引导肉类市场有序供应,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基地,加大家禽养殖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畜禽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测,及时发布畜禽产销变化和价格波动信息,加强预期管理和调节,防止生产供应和价格大起大落。调优蔬菜生产。要进一步建设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提高设施化水平和蔬菜生产能力,积极推广蔬菜“三新”技术,提高蔬菜的保障供应能力,全力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扎实打好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着力构建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和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3+2”现代产业体系。要聚焦大项目,狠抓项目“双进”,依托产业图谱开展精准招商,成功举办汕尾发展大会、海上风电产业大会、民宿文宿招商大会等,深化实施重点项目“1+5+X”协调推进和“大前期办”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引进和项目推进齐头并进。要聚焦大平台,加快推进汕尾高新区、大南海石化汕尾基地、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深汕合作区拓展区等6个“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建设,为“5+N”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动力。
(三)加快“四上”企业培育,蓄积经济发展新动能。压实各地各部门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全市“四上”企业数量和质量,增强“四上”企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力度。完善招商激励机制,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措施和省、市“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等惠企政策,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增强招商竞争力,提升各类市场主体数量。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精准培育企业上市,填补全市上市企业空白,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四)培育壮大资质建筑企业,稳定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大力扶持资质建筑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一批市政公用、公路、水利水电工程等特级资质企业,增强本地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全市建筑企业实力整体提高,推动建筑业优化升级、发展壮大。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加大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力度,继续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促销活动,转变居民消费理念,引导居民理性消费,逐步建立起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防止市场大起大落,保持房地产市场合理发展。
(五)提升消费市场活力,拓展市场流通渠道。围绕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提升传统消费升级,培育新型消费业态,鼓励举办商业会展、旅游节庆、文体健康等活动,着力扩大汽车、家电、家具、家装等大宗商品消费,推动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和快递网络站点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渠道。进一步集聚市场购买力。
(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为导向,依托各自资源、区位等优势,以县区产业园区为招商载体,着重引进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本地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形成红色文化基地、电力能源和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区域特色,着力打造一批扎根各地的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规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