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古人诗中描摹的依山傍水、生气勃勃的人居环境,可谓人人歆羡。但试想,如果这水是“有味道”的水,并且气味还异常“酸爽”,你还会愿意住在旁边吗?居住在红海湾田墘街道地北桥排洪渠上下游两侧的民众们,就碰到了这样的困扰——这处排洪渠渠道淤积、恶臭四散,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整治前的地北桥排洪渠一隅。
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窘境?还得从地北桥排洪渠的“前世今生”说起。
据田墘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地北桥排洪渠范围自田墘街道第四社区幼儿园后起,到236国道(汕遮公路)三坨涵水闸处止,其走向为由田墘街道辖区东南片流向东北片,最终汇入白沙湖。该排洪渠建于1952年,全长1780米,主要功能为排洪、排涝、纳污排放、灌溉等,集雨面积约3平方公里,共捍卫了10个自然村,受益人口约2.4万人,系田墘街道一处重要水利枢纽。
昔日地北桥排洪渠沿线全貌。
如此利民的工程,缘何成了今日周边居民不堪其苦的祸首?
原来,该排洪渠原为均质土坣、沟道窄小,多年来饱受台风和暴雨袭击,数次出现水毁与不同程度的内涝,造成农作物受浸、污水泗溢等。2006年时,经过局部修缮,该排洪渠防御抗洪等综合能力虽有所提高,但随着上游民房不断兴建、人口持续增加,沿渠未设污水处理设施且上游又无水源可冲洗排放的缺陷被不断放大,长久以来污水直接排入该渠,导致河床污水淤积、荒草丛生,两岸臭气熏天,当地生态和人居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农业发展也因此受制。
“渠里的水不光臭,还滋生了很多蚊虫,天热时我们根本不敢打开门窗,别提多难受了!”“以前还会有老人在渠边闲坐纳凉,现在根本没人愿意待!”地北桥排洪渠“变脸”后,居住在附近的民众们意见非常大。对此,红海湾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十分重视。在经过了充分的调研论证后,该区决定对地北桥排洪渠实施整治工程,彻底改变这处水利枢纽昔日“放养”的面貌,还周边群众“碧水清风”。
地北桥排洪渠整治工程项目现场。
据田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曾向钟介绍,作为红海湾开发区2021年第二季度重点项目,地北桥排洪渠整治工程已于当年7月份正式动工,预计2021年12月底基本完工。该工程概算总投资为56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修建钢筋混凝土排洪渠1790.7m、铺设管道3510m,以及检查井、雨水排水等设施;建设道路1718m、景观人行道1132m,以及花岗岩路牙石、路灯等;绿化植被3100.2㎡,栽植乔木、灌木等;完成“三线落地”(即将网线、电话线、电线统一提前铺设至地下),设计景观照明1360m及车场充电桩3套;新建休闲驿站6个、停车场1600㎡,外立面改造2100㎡等。
正在有序推进的整治工程施工现场,以及局部的整治成效。
在项目现场,施工队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目前,改造后的渠道主体已初具雏形,周边的气味问题也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旁站立良久后并未感到不适。施工单位金中天水利建设有限公司方面有关负责人陈伟义对记者说,目前渠道主体的工程进度已完成近90%,下来即将开展的是“三线落地”、管道埋设及景观绿化等配套工程。
“项目建成后,当地排洪排涝、防灾抗灾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该排洪渠两岸护坡采取浇混凝土挡土墙,排洪渠面采用箱涵式钢筋混凝土盖板,建成后在专业污水集污处理设施的作用下,上游河床污水淤积现象可有效改善,水质也将得到明显提升,对恢复正常农田灌溉有着重要意义。”陈伟义说。
整治工程完工后效果示意图。
“以后渠道两边又能过车又能过人,交通应该会方便很多”“将来驿站建好、绿化搞好了,家中老人日常休闲的去处就更多了”“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解决了最大的困难,打消了我们搬家的念头”……在记者问及对地北桥排洪渠进行整治的看法时,居住在周边的居民纷纷表达了对区里和街道体恤民生的赞许,以及对项目完工后周边环境实现升级的期待。
前不久,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曾到地北桥排洪渠整治工程施工现场观摩及调研,并对项目进展和完工意义表示了肯定。这无疑释放出一个信号——对当地居民而言,他们翘首以盼的“高颜值”新地北桥排洪渠,距离建成投用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