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在全区干部大会上
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郭立坚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大会作报告。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红海湾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面落实市委抓好“三六九”、奋进“百千万”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推动红海湾现代化建设展现新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一年,我们牢记嘱托、砥砺奋斗,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我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我们贯通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区领导班子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检视查找存在问题,示范带动全区党员、干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扎实成效。
这一年,我们风雨兼程、破题攻坚,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面对复杂严峻形势,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沉着应对风险挑战,充分发扬斗争精神,以实干作答、凭实绩交卷,推动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一是经济实力再上台阶。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达到44亿元。全面贯彻落实省“制造业当家”22条、市“促进工业经济16条”等政策措施,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86亿元,同比增长12.6%。稳住海产品养殖和农产品种植基本盘,推动减船转产,农业总产值实现11.82亿元,同比增长5.9%。20个市重点项目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3.4亿元,同比增长62.3%。服务红海湾电厂畅通进口燃煤渠道,外贸进出口总额7.95亿元,爆发式增长164.2%。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17.45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43亿元,展现出企业对红海湾未来发展的充足信心。新登记经营主体596户、增长6.81%,新增入库“四上”企业9家,市场活力持续增强。二是产业层次迭代升级。红海湾电厂5、6号机组加快建设,省管海域红海湾场址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获准开发。古堡咖啡、海边街、连岛路等“网红打卡点”持续火热,石鼓山、红楼、黄旭华旧居、郑祖禧庙等景点基础设施提速推进,文旅名片越擦越亮,全年接待游客426.3万人次、同比增长37.2%,旅游综合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过夜游客增长超9倍。牢记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临港产业园两批城镇建设用地完成征地、挂牌、摘牌,中储粮、天润等项目签约落地。明阳项目扎实推进,征地、用海、调规等前期工作有序开展。遮浪国家一级渔港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动工,遮浪角西现代化海洋牧场已列入全市近期启动区。三是改革开放纵深突破。坚持对内开放对外开放“两手抓”,白沙湖作业区公用码头2个7万吨级泊位开工建设,3号泊位完成备案,兴汕高速全线建成通车,龙汕铁路河源至汕尾段开展规划设计,汕尾综保区已申报至国家海关总署,红海湾“双向开放”的关键节点和物流通道更加畅通。聚焦打造“四个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行政许可类事项网上可办率提升至100%,即办件占比99.5%,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半天。聚焦深化“5+2”农村综合改革,全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达68.35%,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389宗,试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折股量化改革,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四是城乡发展更趋协调。“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牵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明珠一号”攻坚行动全域铺开,聚焦人居环境整治、风貌管控提升、绿美生态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建成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15个,绿色农房改造77户,石鼓山-大德岭绿美广东示范点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建设“四小园”741个,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谋划建设乡村振兴“连带成片”示范片区,近期拟建设项目6个,着力打造美丽城乡红海湾新样板。打好城乡提能大会战,水厂扩建工程一期建成投用,农村供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垃圾处理、农田水利等一批基建项目扎实推进,升级改造“四好农村路”4公里,行政村道路“单改双”2.8公里,城乡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区域综合承载力大幅跃升。五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竣工验收,与深汕中心医院对接共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在全市率先申报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区公办优质学位达到1500个。推进白沙中学改扩建工程,引进深圳正高级职称人才挂职白沙中学校长,中学教育“硬件”“软件”双提高。六是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有效化解公共安全隐患,紧盯“一个重点、一把火、一座房和一艘船”,深入推进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和自建房、燃气、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质量“四大安全防线”,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食品药品重大安全事故。持续巩固社会治理成效,街道“一中心四平台”规范化运作,“一厅五室”标准化建设,拓展“民情地图”数字赋能成果,累计办理了一大批好事实事,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服务不缺位”。
这一年,我们奋楫扬帆、聚力前行,形成携手共奋斗、一起向未来的生动局面。2023年春节后第二个工作日,我们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释放了“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的鲜明信号。我们广泛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召开乡贤企业家座谈会,引导外出乡贤更好地建设家乡、推介家乡、回馈家乡;推动16家建筑业企业组团帮扶3个街道,谋划项目20个、完成13个;深入开展百校联百县“双百行动”,与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汕尾开放大学结对共建,谋划落实项目30个;发起绿美生态建设认捐认种、植绿护绿全民大行动,实现了“人均种一棵树”。我们坚定不移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积极推进党管武装、全民国防教育、军民融合发展等工作,巩固了团结奋进的大好局面。在此,我代表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和所有关心支持红海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红海湾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平衡,“头部”企业稀少,资源开发质效较低;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镇域经济活力不足,本地就业机会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人口外流趋势仍未停止;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基层治理存在薄弱环节,网格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四风”问题禁而未绝,干部队伍精气神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深化实施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锚定“打造汕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总体目标,着力开展“高质量发展重点攻坚年”“作风建设年”行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汕尾加快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再立新功、作出更大贡献。
区党工委、管委会考虑,2024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农业增加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进出口总额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任务。要强调的是,以上目标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区经济形势、支撑条件和发展需要,是积极的、稳妥的、务实的,“跳起来够得着”、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各地各部门要围绕全区目标,科学确定自己的目标任务,拿出拼劲干劲,在实际工作中争取完成得更好一些。在这里,结合贯彻落实省委“五个统筹推进”、市委打好“五大攻坚战”部署要求,我重点强调几项工作。
(一)打好“头号工程”争先进位攻坚战,奋力实施“城乡协调大发展”行动。在当前全省“百千万工程”百舸争流的大局下,兄弟县区个个奋勇争先、日日紧锣密鼓,形势催人奋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麻痹思想、松劲心态,必须要“甩开膀子加油干”,集中力量攻坚推进“百千万工程”。
一是要狠抓“明珠”系列品牌。在春节前,全面完成人居环境整治、风貌管控提升、绿美生态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的既定任务,推动“明珠一号”攻坚行动首战告捷。要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在已建成的示范带上率先深化“经营”、推动“共富”,以“山海叠翠·港产融合”示范片区为牵引,加快打造“三区两园一中心”。深入实施塔岭粉签基地、郑祖禧文化旅游景区、海鲜一条街等6个重点项目,推动示范片区“强片扩面”,全面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带综合效益,示范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全域美丽。要先行一步推进“明珠二号”攻坚行动,聚焦产业强基、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镇域经济、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集中攻坚,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域统筹,推动“明珠二号”成型起势。
二是要分类打造特色强镇。做大做强田墘中心镇。依托高速路起点、综保区节点、“公铁港”汇点的区位优势,以及大德岭森林公园、红树林湿地公园、红楼、黄旭华旧居等文旅资源,支撑田墘打造交通枢纽城、红旅新热土。做专做精遮浪特色镇。依托海浪、海岸、海滩等优质资源,抢抓2025全运会帆船帆板赛事举办、广东海上项目训练中心提质升级的契机,借势发展海钓矶钓、潜水冲浪、帆板赛事、海上运动等“体育+旅游”产业,为省级滨海运动特色小镇再添活力。推动东洲升格为专业镇。立足红电、东洲港、白沙湖“三码头”优势,做好临港产业园配套服务,依托海阳、森海电子等就业密集型企业,打造小微产业园区,推动“粤字号”农业品牌石鼓青枣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加快建设欢乐海岸、和润、东扬等旅游项目,打造产业融合示范镇。
三是要强化街道节点功能。要聚焦打造完善的服务圈,优化民生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发挥“一中心四平台”效能,建好用好街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构建“15分钟教育、医疗、文体、政务服务圈”。要聚焦打造兴旺的商业圈,优化提升田墘大街、遮浪海边街、东洲人民路等传统消费集聚区,推进3个农贸市场品质提升,植入本土特色农产品、特色美食、文旅等元素,促进商业载体提档升级。要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健全区街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要聚焦打造便捷的生活圈,积极发展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村级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开展幸福食堂老年助餐服务,建设一批小公园、小广场、小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推动街村生活一体融合、各有精彩。要聚焦基础设施提标扩面,谋划推动红海湾大道扩建改造工程、捷胜沙角尾至东洲湖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工程落地建设,积极服务龙汕铁路河源至汕尾段前期工作,统筹安排市民文化中心、水厂扩建二期、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农村供排水、农田水利等项目续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区域综合承载力。要聚焦美丽圩镇建设,巩固提升遮浪“七个一”建设成效,推动田墘、东洲全面建设“七个一”,以此破题全面实施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打造美丽圩镇示范样板。
四是要推进绿美生态建设。聚力“扩大绿量”,发动全社会认捐认种、植绿护绿,抓好“五边”“四旁”见缝插绿、立体植绿、拆违建绿,全年实现“人均再种一棵树”。聚力“提高绿质”,推进大德岭-石鼓山绿美广东示范点二期工程建设,林分优化林相改善2860亩,营造红树林450亩、修复红树林100亩,新造林抚育2500亩。聚力“提高绿效”,鼓励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林业碳汇等业态,有效提高林地综合效益,打通“两山”转化路径。聚力“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环境质量持续领跑全省、保持第一,加快市东部水质净化厂尾水排放管网、遮浪港美丽海湾岸滩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完成14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77%。聚力“低碳发展”,严格“两高”项目准入,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推动红海湾电厂废弃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全年技改投资增长6%以上。
(二)打好“海洋强市、融湾先行”产业强擎攻坚战,奋力实施“实体经济大振兴”行动。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开发区回归经济功能的立区之本,也是推动红海湾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聚焦“五区一园一基地”建设,打造具有红海湾特色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一是要打造“活力龙头”·汕尾新港区。以红海湾电厂专用码头、汕尾新港白沙湖作业区公用码头为依托,培育壮大新型能源、粮油储运加工两个产业集群。要做大做强能源产业这个“传统优势家底”,主动服务红海湾电厂5、6号机组扩建工程提速建设,协同推进省管海域红海湾场址200万千瓦海上风电和红海湾三、四海上风电集中送出等项目上半年开工,能源领域全年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要始终心怀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以中储粮、天润等项目为“链主”,力争上半年动工建设,吸附集聚上下游企业2家以上参与产业布局,优化升级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二是要打造“红海粮仓”·渔港经济区。推进遮浪国家一级渔港升级改造工程尽快启动海域施工,规划建设海产品交易中心,力争遮浪角西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今年开工建设,牵引上下游产业链项目落地10个以上,打造形成深海养殖、远洋捕捞、水产品深加工、进出口贸易等现代化海洋产业全产业链。三是要打造“魅力新城”·滨海旅游区。以田寮湖片区为重点,联动发展南部遮浪半岛片区、北部三湖-大德岭片区、东部施公寮岛片区、西部红楼-田墘片区,引进中旅国际、百草堂民宿康养等行业标杆企业,力争今年先行建设起步区。四是要打造“湾区飞地”·产业承接区。坚持“筑巢引凤”,加快完成龙腾工业区已批未建土地的认定回收,全域整合“点状供地”,落实“增存挂钩、占补平衡”等机制,推动零散低效工业用地腾挪集聚,开工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轻资产“拎包入住”。五是要打造“开放前沿”·综合保税区。推进已征收的村集体土地组件报批,协同推进国有盐田征收谈判,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等保税加工,以及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产业,加快综保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申报工作,奋力打造汕尾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六是要打造“智慧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塔岭村16家小作坊集中入园,打造塔岭粉签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电商销售一体化基地,推进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带动甘薯种植面积提高至3000亩,打通上游产品供应链。七是要打造“海能车间”·新海工基地。持续跟进明阳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装备制造项目,配合做好交通调规、用地预审、土地修规、岸线占补等前期工作,力争今年供地供海并开工,引进一流头部企业,构建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运行维护于一体的专业化海洋能源装备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三)打好“深化改革”破题解难攻坚战,奋力实施“改革创新大突破”行动。坚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攻坚,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要聚焦“扩大有效投资”抓改革。过去几年,我们的政府投资多,但带动性较差,社会投资少,整体结构不够合理。新的一年,要强化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撬动、引导、带动作用,全方位优化投资结构。要优化招商模式推动滚动签约。强化乡贤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三种模式”,编制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线图,召开乡贤企业家座谈会、恳亲会,落实区领导精准招商、“点对点”上门跟进,确保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9个以上,实际到位投资额13亿元以上,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支撑。近期要紧紧盯住正在洽谈中的广州百草堂生物制药、中旅国际、粤电环保、三湖特色民宿文旅等项目,加大招商跟进力度,力争多个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实现新一年“开门红”。要锁定重大项目推动集中开工。谋划实施市重点项目24个,年度计划投资32亿元,力争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包挂、部门牵头、业主负责、专班落实”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大前期办”统筹作用,落实“互联审批、围合供地”、工程建设联合验收、生态环境“多证合一”等改革,做到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不拖延、疑难问题“不卡壳”,项目敲定后无障碍落地,尽早释放投资量、实物量,拉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要储备优质项目推动良性循环。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对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领域,接续谋划、动态储备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高质量项目,做深做实前期工作,争取更多成熟度高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盘子”,全年争取资金8亿元以上。
二是要聚焦“壮大集体经济”抓改革。纵深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因村施策采取“飞地抱团、村企合作、盘活资源、‘三变’改革、能人带动、强村公司”等6种模式,勇当集体经济改革先锋,确保今年实现“两个翻一番”。要深化农村“三块地”集成改革。强化对农村集体资产的清查核实和监督管理,加快房地一体化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推动“股票田”、连片流转、互换并地、土地托管等多种土地流转模式,保持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率在65%以上。健全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管理制度,规范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坚决禁止乱占耕地建房,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要深化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改革。落实“党支部+公司+合作社+村民”“村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等合作共建新模式,构建“公司+村集体+农户”一体化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双增收”。要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市场化改革。加快农村优质资源的市场化整合,引导有条件的农村经济组织跨区域合作组建“强村公司”,探索推行“集团化实施、共享化运营”,实打实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各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5万元以上。
三是要聚焦“提高教育质效”抓改革。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重点围绕校长、教师、教研员三支队伍建设,持续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红海湾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制度支撑。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解决教师资源配置失衡、人浮于事和学科结构不均衡等问题,加快撤并“麻雀学校”,推动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深化考核评价机制和绩效工资改革,树立奖优罚劣的正确导向,坚决破解“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问题,激励校长、教师干事创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深化教研员管理机制改革,鼓励从一线优秀教师中选拔任用专兼职教研员,按照国家课程方案配齐各学科各学段专职教研员,建立教研员绩效考核制度,明确教研员岗位职责及工作量化指标,切实发挥教研应有效能。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发动全社会力量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四是要聚焦“要素资源保障”抓改革。统筹“地、钱、人”等资源要素,破解发展瓶颈。聚焦“地从哪里来”,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垦土地、老旧厂房等低效用地,新增收储土地1000亩以上,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质项目落地提供土地保障。聚焦“钱从哪里筹”,统筹“财政资金、专项债券、国企运营、金融工具、存量资产”,撬动社会资本、企业帮扶,全力保障“百千万工程”建设资金。深化金融改革,搭建“银农企”对接平台,提升“整村授信”效能,解决农村经营主体“贷款难、担保难”问题。聚焦“人从哪里引”,围绕产业发展需要,以项目引进、合作带进、“候鸟式”等方式集聚一批科研团队。用好“双百行动”契机,精准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投入重点企业和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积极发挥人才效应,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四)打好“民生事业”补短提质攻坚战,奋力实施“惠民有感大提升”行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更大力度解决一批老百姓关心的重点大事和“关键小事”,全方位改善群众生活。一是要用心稳就业。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各类更具针对性的招聘活动,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举办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等职业技能培训班,以技能促就业推动共同富裕。落实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费用缓缴等政策杠杆,更大程度调动企业用人积极性。探索打造“遮浪青年创意IP产业园”,做优场景经济、网红打卡、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人流带动消费流,打造成为青年心向往之、人生出彩的“青年之城”。二是用力守健康。建好用好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推进与深汕中心医院共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让红海湾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中山医”优质服务。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高效整合区街村医疗资源,推动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实体化运营,区域内基层就诊率提升至65%以上。深化医疗、医保、医药改革“三医联动”,大力实施公共卫生强基行动,持续优化分级诊疗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防融合筑牢“健康网”。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打造名医“师带徒”工作室,促进红海湾卫生健康人才结构分布持续优化、人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三是要用情兜底线。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巩固提升参保覆盖率。健全社会救助对象定期核查、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加大残疾人、困难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兜底保障力度,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开展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加快区福利中心续建工程建设,推动幸福食堂提质增效,扩大服务困难群众的覆盖面,用心打造“康养红海湾”服务品牌。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加快田墘内湖、红湖公益性公墓园建设。四要用功兴文化。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西秦戏、白字戏、八音等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加快市民文化中心、红楼、黄旭华旧居等文化地标建设,因地制宜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多方位开展“读书节”等文化惠民系列活动,让文化热在基层、亮在基层、暖在民心。
(五)打好“社会治理”迭代升级攻坚战,奋力实施“平安稳定大护航”行动。要坚定守护海晏河清、岁月静好,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安靖,切实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落实省“1+6+N”基层治理工作体系,深化巩固“三三五”基层治理体系,狠抓“四建三明”机制落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进数字化治理功能聚合,加快拓展“民情地图”“善美村居”场景应用,挖掘和释放数据要素的潜在价值。推进网格化资源整合,落实社会治理中心、社会治理工作站实体化建设运行,健全网格员队伍日常管理与考核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推进“五治一体”力量融合,进一步深化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各项具体任务,健全“一约五会一榜”乡风文明建设机制,以点带面全面深化移风易俗,夯实打牢基层稳定根基。
二是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红海湾。要着力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实施滚动排查和监测预警“双结合”,落实挂点包案、督导通报、约谈问责等制度,全面提升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能力水平。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电诈、走私、偷渡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国家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动社会环境持续向好。要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聚焦经营性自建房、城镇燃气、消防安全、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全覆盖滚动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保持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良好形势。要持续抓好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质量“四大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巩固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引领,持续完善防灾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能力,最大程度减轻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
三是要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普法工作纳入年度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要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坚持把合法性审查作为前置条件,发挥好法律顾问作用,做到“不审查不决策、审查不过关不决策”。要构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要持续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依纪依法惩处枉法行为。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针对电信诈骗、非法集资、扫黑除恶、国家安全、校园安全等重点内容,创新丰富普法宣传手段,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营造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奋力实现红海湾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为汕尾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红海湾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