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年谋划8个水利工程项目,总投资14.82亿元,成功防御近60年来罕见旱情和多次“龙舟水”汛情……近年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扎实写好治水管水等“水文章”,成绩亮眼,水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据了解,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境内无大江大河通过,耕地土质贫瘠,透水性大,水资源缺乏,全区11宗小型水库,其中小(1)型4宗,小(2)型7宗,总库容817万立方米。全区农田水利工程先天不足。
此外,红海湾目前存在的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建设标准普遍低,质量不高,塘坝有的不能蓄水,有的漏水严重,汛期满塘,汛后漏干;机电井有的淤积,有的出水不足,出现抽空吊泵现象;渠道塌坍淤积,降低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本来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
面对困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高度重视水利高质量发展,根据汕尾市2023—2024年水务建设投资任务,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近年来,区主要领导多次带领有关职能部门深入基层调研,围绕《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农林水现代“十四五”规划》《红海湾经济开发区2021—2025年农田水利设施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等,针对全区水利设施现状等加强统筹、科学论证,严格筛选出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水利储备项目。
首先,红海湾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提升行动,系统谋划重大水利工程,优化全区水资源配置格局。积极推进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水厂扩建工程和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供水管网改建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建设。目前,开发区水厂扩建工程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设计。
实施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供水管网改建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以县域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逐步建立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机制,强化建设和管理标准,推进智慧化管理。
红海湾加速推进实施田墘大排洪治理、田墘大排洪治理(二)、白沙湖堤围改造加固、农村供排水综合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五大防汛抗旱能力提升行动,坚决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目前,多项工程已完工等待验收。
其中,开发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与农村供排水综合建设工程相结合,以区农村供排水综合建设工程加固的水库、河道、渠道为“主血脉”,以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水塘、灌渠、水陂为“微血管”,彻底解决“汛期不敢蓄水、汛后无水可用”的问题,为发展高效农田提供水利支撑。
此外,为加快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红海湾把加快推进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乡村排水防涝建设项目建设作为近期工作重点,包括堤围维护、涝区泵站建设,全区防洪防汛标准化建设以及三个街道乡村主要雨水管网改造。目前正在加快勘测设计工作,预计6月动工建设。
同时,红海湾坚持治水添绿相结合,铺开绿美生态建设“主渠道”。在全域铺开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把“一河两岸”作为植树添绿的主阵地,对8个水利工程均落实施工单位认捐认种,种植秋枫、美丽异木棉、红花檵木等苗木4720棵,打造滨水廊道、生态工程。
接下来,红海湾将持续加强水安全网谋划升级,实施水务体制机制改革行动,打造水务运营新体系,以水资源配置与保障、供水设施优化提升、防洪潮体系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河湖综合治理与万里碧道、水库山塘除险加固、水利工程运行管护等7大方面作为挖潜空间和主攻方向,同时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能力,保护水资源。深入推进绿美汕尾生态建设,打造幸福河湖,持续推进万里碧道建设,扎实做好总体规划的组织实施,确保完成2024年度碧道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