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与建设厅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批准认定广东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据了解,广东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近20平方公里,由核心区与拓展区构成,按空间区域布局,分“一轴四片区”,即沿红海湾大道——海汕路串联信利工业片区、新湖工业片区、埔边工业片区、红草工业片区。园区将重点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新能源、机械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五大产业。目前,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方面, 园区内拥有信利、德昌等优秀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在海洋生物产业方面,园区内拥有海洋水产特色产业基地,以及五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泰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园区内海洋生物产业初具规模;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汕尾依托汕尾港的港口优势,汕尾临港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能源和石化产业为主的“汕尾临港工业经济走廊”;在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园区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潜力较大,拥有广东银鹏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汕尾市快捷通导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汕尾高新区具有发展服务业的天然区位优势,同时又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及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
广东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按照“高端园区、核心园区、创新园区”三位一体的建设理念,大力实施“1+2+2”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努力提升海洋生物产业和机械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搭建创新孵化、招商引资、科技金融、人才培养等平台。根据高新区的产业规划,到2020年,汕尾高新区实现粤东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建立粤东创新资源的共享机制和全国创新资源汇集的渠道和平台,成为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特色突出、创新能力强大、创业活力显著、生态环境良好、城市功能齐全、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到2020年,汕尾高新区实现总产值突破9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高于全区工业增长速度。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75%以上;利税100亿元。根据汕尾高新区产业规划,到2020年,园区重点发展五大产业的总产值不断壮大,达到800亿元,这五个产业占高新区总收入的比例不断提升,达到88.9%以上;其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为400亿元,占五个产业产值的50%;海洋生物产业为200亿元,占25%;新能源产业为50亿元,占6.25%;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为100亿元,占12.5%,现代服务业为50亿元,占6.25%。汕尾高新区研发投入占园区总产值的比例力争2020年达到4.5%左右,新建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建立特色产业基地6个;组建省级工程中心3家,市级研究开发中心20家;建立省部、省院产学研综合示范基地7个,园区内拥有前孵化器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加速器1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及创新能力排在粤东前列。到2020年,园区培养技能型人才3万人,园区每万人中科技人才占有量达到500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有所增加。力争引进创新科研团队1 — 2个。到2020年,园区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达标率达到100%,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5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水耗为20立方米,绿化率达30%。
当前,在全省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汕尾如何在这关键时期实现自身的主体责任和定位,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高端产业的集聚和创新资源的引进,特别是重大创新资源、重大项目的落户。同时,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一服务平台,来引导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从而促进本地区技术进步。广东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认定,有利于汕尾市区集聚创新要素、有利于科技和经济更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汕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其是有利于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的战略决策。(记者 吴广廉 通讯员 陈明舜)